一、統籌建立人口變動監測預測體系
老年、少兒人口是開展養老托育服務需求分析的基礎要素,也是規劃布局服務設施的重要基準。統籌推進養老托育工作,應注重建立人口變動監測預測體系,著力在“分析平臺”“預測制度”“綜合決策”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人口數據監測平臺,促進實現公安、衛生健康、統計、教育、民政、社保、醫保等人口服務基礎信息的融合共享、動態更新,形成涵蓋戶籍人口、常住人口、實際管理服務人口的多層級人口數據體系。
二是完善人口分析預測制度,建立人口形勢部門會商機制,深入分析人口總量、結構、素質、分布等變動趨勢,定期發布人口發展形勢年度報告和人口發展中長期展望報告。
三是落實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推動人口融入經濟社會政策,將人口預測作為編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的基本支撐,將人口因素作為公共資源和服務配置的主要考慮。
二、統籌以服務需求為導向增加有效供給
因身體健康狀況、家庭支持情況、支付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養老托育服務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多樣化的特點,既在服務內容上包括休閑、文化娛樂、助餐、照料、護理等,也在服務質量上有高中低端之分。建設高效能的養老托育服務體系,需要組織開展養老托育需求摸底調研,精準掌握服務需求內容,有的放矢地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增加有效供給。根據當前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呈現的供需結構性失衡問題,至少應著力在“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深化醫養醫育結合”“提高便利可及性”上下功夫。
一是提升床位托位的專業服務功能。支持養老機構提升照護服務能力,提高護理型床位比重,實施普通型床位和護理型床位差異化補助政策。支持托育機構提高生活照料、安全看護、平衡膳食和早期學習機會等保育服務的專業化水平。
二是深化醫養結合醫育結合。推動養老服務資源和健康服務資源有機結合,鼓勵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養老機構內部設置醫療衛生機構。推動養老機構、托育機構與周邊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簽約合作,接受衛生保健指導和咨詢服務。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提供健康教育服務、0—3歲兒童健康管理等,為托育機構提供科學育兒服務。
三是增加社區服務設施供給和服務能力覆蓋。嚴格落實新建小區達標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的相關政策,推動老舊小區因地制宜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支持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中開辟空間用于養老托育服務。支持養老托育機構依托社區服務設施,將專業化服務投射覆蓋到居民家庭。
三、統籌增強家庭扶老育幼照護能力
老年、少兒人口通常共存于家庭發展,老人照料、幼兒撫育是直系家庭發展面臨的主要負擔。統籌推進養老托育工作,要堅持家庭在養老育幼中的基礎地位和主體責任,切實提高家庭應對扶老育幼負擔的能力和發展韌性。
一是完善家庭發展支持體系。著力提高家庭經濟發展能力,充分開發利用家庭人力資源,加強農民工、大齡勞動力、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引導平衡工作和家庭關系的社會風尚,落實育兒假、父母護理假等制度,為扶老育幼提供充分的時間支持和便利條件。
二是加強家庭照護者能力培訓。將家庭照護者納入養老護理、嬰幼兒照護職業技能培訓等范圍,支持有關機構、行業協會開發公益課程并利用互聯網平臺等免費開放,依托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提供指導,幫助家庭成員提高照護能力。
三是建立常態化指導監督機制。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強化家庭贍養老年人和監護嬰幼兒的主體責任,落實監護人對孤寡老人、遺棄兒童的監護責任。
四、統籌提升服務體系的普遍服務水平
老年、少兒人口是人口發展需要關注的重點群體,養老托育服務屬于公共服務范疇,需要統籌推進養老托育工作,應注重構建以兜底和普惠為主導的服務體系,著力在“兜好底線”“普惠可承擔”上下功夫。
一方面,強化政府?;径档拙€職能,促進資源均衡配置,確保涉及老年少兒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到位。織密織牢特困老年人救助供養網底,對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實行集中供養,對分散供養特困老年人實行委托照料服務全面落實。進一步落實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和老年人福利補貼項目??茖W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明確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支出責任。全面落實與嬰幼兒相關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加強預防接種、免費健康體檢等健康服務項目,以及特殊兒童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困境兒童保障等關愛服務項目。
另一方面,推動養老托育服務價格普惠可承擔,確保與廣大中低收入群體的支付能力相匹配。將普惠理念貫穿于養老托育工作全過程,加大改革創新力度,通過加強政策支持、擴大有效供給、提升運營效率推動降低服務價格,實現養老托育的普遍服務??茖W設定普惠服務價格,使之與市場價格、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掛鉤,處理好企業可盈利、服務可持續和用戶可支付之間的平衡關系。深入實施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支持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發展普惠養老服務,按照宜公則公、宜私則私的原則有序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
五、統籌培養儲備養老托育人力資源
養老托育人力資源是增加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質量的基礎性支撐,也是當前養老托育服務發展的突出短板弱項。統籌推進養老托育工作,應注重培養儲備養老托育人力資源,著力在“學制教育”“職業培訓”上下功夫。
一方面,鼓勵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設老年學、養老服務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中醫養生學以及營養學、嬰幼兒保育相關專業,建立實習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支持實訓基地建設,實現教學與就業無縫對接,不斷探索工學一體化、產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另一方面,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行業企業評價規范,加強養老托育從業人員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和創業培訓。鼓勵從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取得相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含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證書)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六、統籌優化養老托育領域營商環境
目前養老托育行業盈利水平微薄、盈利周期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市場主體增強發展活力和提高抗風險韌性意義重大。統籌推進養老托育工作,應著力在“開辦便利”“土地供應”“存量資源高效利用”“財稅優惠”“金融支持”上下功夫。
一是進一步提高開辦便利度。梳理優化相關政策和審批流程,允許養老托育機構增設營業場所不再辦理分支機構營業執照,實現機構準入從“百章多證”到“兩章一證”(報建一個章、開業一個章,一個營業執照)的實質性轉變。
二是土地資源支持養老托育。合理確定養老托育服務設施用地價格,以出讓方式供應的社會福利用地,出讓底價可按不低于所在級別公共服務用地基準地價的70%確定。支持社會力量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使用集體建設用地共同舉辦養老服務設施,以及依法通過出讓、租賃等方式獲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建設養老服務設施。
三是支持存量資源轉型發展養老托育。支持各類主體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商業服務用地等開展養老托育服務,支持將各類存量房屋和設施用于發展養老托育,鼓勵將最長租賃期限放寬至10年以上。對于老舊物業存在前期規劃報告、測繪文件、土地使用手續缺失等問題,按照尊重歷史、限定用途等原則,采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推進解決。
四是加大稅費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養老領域政府投入保障機制,支持開展養老領域政府財政性資金投入規??锼愎ぷ?。提高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直接用于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建設、運營補貼的比例。加大社會福利事業彩票公益金傾斜力度,自2022年起將不低于55%的資金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落實落細支持養老服務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
五是強化金融資源保障。創新信貸支持方式,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大幅增加信用貸款規模,推進應收賬款質押貸款。著力破解社會服務機構性質的養老托育機構融資難題。引導保險等金融機構探索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向養老托育行業提供增信支持。支持保險機構開發相關責任險及養老托育機構運營相關保險。
七、統籌發展養老育幼相關產業
滿足“一老一小”需求,不能囿于老齡事業發展的固有框框,也不能局限于養老托育服務領域,應打開視野,著眼老年人和嬰幼兒的生命全周期、生活全領域,大力培育發展養老育幼相關產業,促進事業和產業有效協同、高質量發展。
一是更多利用改革辦法、市場化手段、競爭性方式增加養老托育服務有效供給,支持養老托育機構專業化、連鎖化發展,推動優化養老托育領域市場主體結構,形成多種所有制主體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快培育銀發經濟。根據《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引導各地區根據本地養老產業發展基礎,選定重點發展的養老產業核心產業,在現有產業園區的基礎上疊加銀發經濟元素。支持開展養老產業增加值試算工作。鼓勵企業開發康復輔具、食品藥品、服裝服飾、養老照護、智慧健康養老以及護理照料、休閑娛樂、文化旅游等老年用品和服務,促進養老用品制造提質升級。推動發展“互聯網+養老服務”“互聯網+老年健康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打造旅居養老目的地。
三是發展壯大嬰幼兒相關產業。圍繞孕產婦和嬰幼兒消費需求,支持托育服務、乳粉奶業、玩具、動畫設計與制作等企業發展壯大,打造知名自主品牌。促進嬰幼兒用品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完善創新設計生態系統。
八、統籌健全完善監管體系
“一老一小”是特殊群體,為之服務的養老托育行業也是需要予以重點監管、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特殊行業。統籌推進養老托育工作,需要進一步健全綜合監管體系,著力在“協同監管機制”“信用監管體系”“加強權益保護”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協同監管機制。健全各部門協調配合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避免多頭多層重復執法,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創新開展智能監管,切實減輕養老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負擔。
二是完善信用監管體系。依法依規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引導養老托育服務機構誠信守法經營。開展養老托育服務機構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評價結果相結合,根據機構信用等級高低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建立“養老托育服務+信用”機制,充分運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臺,建立覆蓋養老托育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的信用管理體系。加強養老托育行業協會、養老托育產業協會等組織建設,推動行業實現自我管理和誠信自律。
三是加強權益保護力度。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嚴厲查處老年人、嬰幼兒產品和服務消費領域的侵權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力遏制養老詐騙違法范圍活動,重點打擊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等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類犯罪。
九、統籌建立推動落實機制
養老托育服務是當前民生領域的突出短板弱項。加快發展養老托育工作,需要建立有力有效的推動落實機制,引導帶動各類有限資源予以傾斜支持。一是建立高規格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組織推進“一老一小”領域的重點任務措施。二是制定“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并以政府正式文件對外印發,明確養老托育領域的整體發展目標、要素支持措施、重點任務等。三是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推動“一老一小”領域關鍵指標納入政府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定期跟蹤評估完成進度。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胡祖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