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大數據分析處處長楊道玲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加快優化調整,各項穩增長舉措持續落地,高頻數據顯示,近期,我國經濟中,投資、消費、外貿、市場主體活力多項數據呈現出較強的復蘇回暖勢頭。
受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新發多發等因素影響,2022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濟恢復有所放緩。但總體看,2022年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各種超預期沖擊因素的影響,并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潛力和活力。近日,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大數據分析處處長楊道玲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加快優化調整,各項穩增長舉措持續落地,高頻數據顯示,近期,我國經濟中,投資、消費、外貿、市場主體活力多項數據呈現出較強的復蘇回暖勢頭。
工程建設相關行業穩步回暖 2023投資內生增長動力將持續強化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特別是促進重大工程項目投資盡快落地實施,是拉動就業、擴大消費、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強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的重要舉措。
楊道玲介紹,對全國投資項目中標數據監測分析顯示,2022年以來,工程項目中標量總體較快增長,全年同比增速達到57.7%的較高水平。從2022年第四季度看,10月中標量增速雖有所下滑,但此后快速回升,12月反彈至63.2%,顯示出增長勢頭依然強勁。
與此同時,工程建設相關行業也呈現穩步回暖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4月以來,國內各類工程機械總銷量同比降幅不斷收窄,2022年11月降幅為4%,較4月收窄38.3個百分點。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挖掘機銷量在2022年11月已實現同比正增長,增速為2.7%,較同年3月的低點提升66.3個百分點,回暖勢頭明顯。此外,反映水泥生產情況的磨機運轉率也呈現降幅波動收窄態勢,2022年12月降幅較4月的低點收窄32.1個百分點。
“綜合考慮今年政策支撐力度加大、市場信心回暖以及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等有利因素,預計2023年投資內生增長動力將持續強化,投資韌性繼續凸顯,在穩定經濟大盤中將發揮更加關鍵性作用。” 楊道玲建議,2023年投資方面仍需持續精準發力,要聚焦重點領域和國家重大戰略,因地制宜積極做好項目選取和儲備,同時要健全投資項目融資機制,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的杠桿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金廣泛參與,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多項消費指標企穩回升,消費熱度正穩步復蘇
2022年12月以來,全國多地陸續經受疫情沖擊,消費活力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隨著各地疫情先后達峰過峰,多地正積極有序助力復工復產,推動城市活力加快恢復。多項高頻指標顯示我國當前消費熱度正穩步復蘇。
楊道玲表示,基于全國18個城市地鐵人流量數據構建的地鐵人流熱度指數顯示,2022年12月以來我國地鐵人流熱度先降后升,目前指數達61.4,較2022年12月低點大幅回升36.5個點。同時,通過追蹤全國83城232個重點商圈人流量數據,構建了線下商圈消費熱度指數,發現2022年12月該指數也呈現先降后升走勢,目前已達96.6,較2022年12月低點提升28.7個點。“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在內的全部83個城市指數均已企穩回升,商場往日熱鬧繁華的景象正加快回歸。”
分行業看,生活服務業消費正加快回暖。生活服務業商戶既是經濟社會運行的毛細血管 ,也是“煙火氣”的主要來源。對此,基于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生活服務類商戶訂單數據構建的生活服務業消費熱度指數近期持續恢復,截至2023年1月2日為98.1,較2022年12月低點提升4.0個點。
“這表明生活服務消費正在加快‘熱起來’,特別是旅游業消費熱度指數提升45.7個點,恢復勢頭最為強勁。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反復沖擊之下居民消費信心和消費意愿修復仍然需要時間。”楊道玲建議,下一步,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采取更加強有力措施,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增加消費場景,著力消除制約居民消費的不利因素,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進口率先回暖,外貿增長動能總體平穩
楊道玲介紹,外貿相關的高頻指標監測表明,在國內政策帶動下,我國貿易平穩增長,展現出較強韌性。
一是我國港口活力正在回暖。港口物流數據顯示,2022年12月港口物流指數為84.49,環比上升2.31%。交通運輸部數據也顯示,港口貨物吞吐量逐步恢復,2022年12月以來貨物吞吐量先下降后上升,12月24日觸底后快速反彈,12月31日貨物吞吐量達到3383萬噸,較11月底增長2.6%。
二是外貿事件活躍度持續回升。對全球主要互聯網平臺中與外貿相關輿情數據分析顯示,外貿相關輿情事件活躍度與外貿總體走勢高度相關。2022年12月外貿輿情事件活躍度為2787.4,環比增長11.8%。說明我國外貿保持較強韌性,恢復態勢明顯。
三是澳新航線進口增長迅速。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2022年澳新航線進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一直保持上漲態勢,雖然在同年11月下旬出現短暫回落,但2022年12月中旬觸底反彈,截至2023年1月4日達到2256.87,較低點上升9.6個百分點。
四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亮點突出。寧波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指數為256.63,同比增長4.6%,環比增長5.6%。
市場創業熱情恢復,市場主體活力呈現逐步復蘇勢頭
市場主體方面,楊道玲表示,受國內外各種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市場主體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增多,但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落實,2022年市場主體規模穩中有增,特別是下半年8、9、10三個月市場主體增長勢頭持續上揚,市場創業熱情逐漸恢復。企業登記注冊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我國新設市場主體同比增長3.2%,其中新設個體工商戶同比增長7.4%。
“企業經營活力也在不斷回升。”楊道玲介紹,通過分析全國100個有代表性的孵化器周邊逐日人流量數據,構建了創業企業經營活力指數。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創業企業經營活力指數整體回升態勢,盡管2022年四季度受疫情影響指數降至年內低位,但2022年12月底已恢復至81.3,比低點提升2.3個點,這表明創新創業最活躍的一批企業經營活力已出現回暖勢頭。
同時,基于生活服務類商戶開工營業情況構建的生活服務業經營活力指數顯示,自2022年12月最后一周以來,該指數逐日上升,表明越來越多的商戶正從疫情影響中恢復,紛紛開工營業?;谌珖?/span>80城辦公場所人流量數據構建了在崗率指標,數據也呈現了相同的結論,近期我國辦公場所在崗率已較上月低點快速恢復了近10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分別恢復32.9、14.0、14.6、15.5個百分點。
“各地積極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系列促進市場主體發展政策舉措的落地,也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撐。”楊道玲表示,多項高頻指標紛紛回暖,意味著因疫情放緩的城市腳步已再次加快,各地企業復工復產不斷推進,經營活力正在穩步恢復。
楊道玲認為,各項高頻數據表明,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龐大的市場主體群體、數以億計的人才儲備。其預計,2023年市場信心將穩步修復回升,推動我國經濟趨暖趨好。
(來源:財聯社;記者 李婷)